大家都知道,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以前一直都没有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吨的重型武装直升机,直 - 21出来以后才把这个空缺补上。2024年11月的时候就有网友看到,直 - 21已经标上编号了,咱们想赶紧装备它的心思那都藏不住了。其实在直 - 21出现之前的3年多,大概2021年下半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还到俄罗斯阿尔谢尼耶夫的“进步”航空制造厂参观过卡 - 52武装直升机的生产线呢。
外界之前一直怀疑中国打算引进俄罗斯的卡 - 52或者卡 - 52K呢,甚至还传出签了36架订单的消息。不过呀,对这笔交易的质疑声就没断过,为啥呢?因为当时直 - 20的技术已经慢慢成熟了。按照美国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套路,咱们国家完全能在直 - 20的基础上去研制重型武装直升机。俄罗斯的卡 - 52可是共轴双旋翼的武装直升机,跟直 - 20用的技术差别挺大的。外界也曾猜测,解放军是不是要专门给海军或者海军陆战队引进卡 - 52K这个改进型号呢。毕竟解放军海军一直都有用俄式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经验,像卡 - 28和卡 - 31,解放军海军要是用起卡 - 52K肯定很顺手。但最后呢,解放军既没有引进卡 - 52,似乎也不想模仿美国和俄罗斯,给海军或者海军陆战队配备专门的重型武装直升机。直 - 21一出现,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卡-52K,这是俄罗斯K - 52的海军改版型号。图片来源:网络。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以后登上075两栖攻击舰的,会是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的直 - 10和直 - 21。咱们大概率不会专门给海军陆战队或者海军搞一个直 - 21的专用改版,在这一点上,咱们和美军差别可大了。提到在海上用武装直升机,美国在这方面的经验那是相当丰富,舰载武装直升机这种武器装备类型都是人家美国人提出来的呢。美国各个军种之间矛盾和隔阂挺深的,就因为这种文化上的情况,海军陆战队甚至得单独成一个军种,从海军里脱离出来。
可这么一来,就有个大麻烦了:海军陆战队参加两栖进攻作战时,调用武装直升机得跨军种。这流程太繁琐,还得看别人脸色,海军也差不多这样。早在上世纪60到70年代,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就想有一款自己的武装直升机,最后相中了AH - 1,毕竟它在越战里表现挺不错的。1969年,美国海军陆战队从美国陆军借了些AH - 1G来用,效果挺好,于是AH - 1J“海眼镜蛇”就诞生了。但AH - 1J的吨位太小,满足不了需求,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就又看上了AH - 64“阿帕奇”。
△AH - 64“阿帕奇”,图源:网络
美国休斯公司后来虽不断努力尝试,可一直都难以达到海军陆战队的要求。海军陆战队觉得“阿帕奇”得能在舰艇上起降,不过主要作战地还是陆地。所以说,严格来讲,他们就是想要一个能在舰上操作、在海上飞行的“陆军版阿帕奇”,甚至还提出超视距攻击、巡逻空战之类的要求,这可把休斯公司给愁坏了。休斯公司后来自己也重组了,1985年并进麦道,1997年又归到波音旗下。研制经费、技术指标等一堆问题老是解决不了,“海阿帕奇”项目就这么黄了。苏联快解体之前呢,其实和美国想法差不多,在研究用卡 - 27替换陆军老式武装直升机的时候,也搞了海军专用的卡 - 29。卡 - 29设计之初就是要能跟坦克登陆舰协同行动,要有海上和陆上作战能力。但卡 - 29在1985年才现身,之后苏联解体,这个项目也就没法继续搞了。
苏联解体之后,卡莫夫设计局坚强地挺了过来。随后,他们搞出了卡 - 50,再改进就有了卡 - 52。卡莫夫呢,还沿着苏联那时候的思路,给卡 - 52弄出个海军型号卡 - 52K。这卡 - 52K的综合作战能力呀,跟“鹞”式战斗机比起来都不逊色呢,好多国家都挺喜欢它的。所以啊,当时中国和卡 - 52K有点绯闻传出来,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但可能在经过细致评估之后,我们还是觉得,没必要引进或者自己去研发一款海军专用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其实不只是中国,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就连法国和英国都没这种需求。解放军各个军种之间不存在什么隔阂,不像美军军种之间那样不配合,所以海军或者海军陆战队直接调用陆航旅的武装直升机压根儿就没什么问题。要是任务有需要,陆航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就能直接登上075两栖攻击舰执行任务。
这么做就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得进行大量的适应性训练。说到底啊,武装直升机在海上使用的环境和在陆地上那可完全不一样。在海上起飞或者降落的时候会有地面效应,这就可能干扰直升机正常飞行,搞不好就会出挺严重的事故呢,起降的难度可比平常大多了。海面上风浪可不小,直升机要是停在075这种大型舰船上,也容易晃悠,还可能发生碰撞。陆航的直升机要是不止执行一次任务,就像长时间在舰上待着那种,那后勤维护体系也得变一变,得去适应新情况。总的来讲呢,要是不经常配合,陆航旅的武装直升机战时临时上舰,还真没准儿搞不定。
直 - 10在“海南”舰上降落的画面,图源:网络。
#百家说史迎新春#
